投稿须知
  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》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,主要刊登农业工程、作物学、园艺学、农业资源利用、植物保护、动物科学、生物学、林学、 ...

基于双单倍体群体的小麦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

作者: 杨聪聪 [1] 张涵 [1] 罗伟 [1] 秦娜娜 [1] 丁浦洋 [1] 刘家君 [1] 邹亚亚 [1] 李婷

关键词: 小麦 根系性状 双单倍体群体 遗传分析

摘要:[目的]分析Batavia和Ernie亲本及其构建的双单倍体群体的幼苗根系性状的遗传特性,鉴定具有优异根系性状的株系.[方法]通过以澳大利亚品种Batavia和美国品种Ernie为亲本构建的73个小麦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,对群体三叶一心期植株的最大根长(maximum root length,MRL)、叶干重(leaf dry weight,LDW)、根干重(root dry weight, RDW)、总根长(total root length,TRL)、根平均直径(root average diameter,AD)、根体积(root volume,RV)、根表面积(root surface area,SA)和根尖数(number of root tips,RTN)等8个性状进行了测量计算及遗传分析.[结果]8个性状均呈近似正态分布,变异较大,表现出连续变异,并由多基因控制.DH群体中RTN与SA、MRL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(P<0.01);RV与LDW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(P<0.01);AD与TRL之间显著负相关(P<0.05);SA与TRL、MRL、RDW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(P<0.01);SA与LDW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(P<0.05);TRL与LDW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(P<0.01);LDW与RDW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(P<0.01).[结论]在本试验条件下,TRL、SA、RV、RTN对根系性状影响最大.


上一篇: 1986-2015年四川省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适应机插栽培的演进分析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  邮政编码:110161
公网安备511810004号